登录| 注册

主页 > 资讯热点 > 历史上西周东周怎么分(为什么周朝会分为西周和东周呢)

历史上西周东周怎么分(为什么周朝会分为西周和东周呢)

时间:2023-11-02 05:08:15     作者:郸念珍    

摘要:于是,在小小的洛阳王畿之地,就存在着两个血缘关系十分亲近的小国家——即西周,辖地在洛阳一带;东周,辖地在巩义一带。说起来,这也是一桩历史公案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曾记载:考王封其弟于河南,是为桓公,以续周公之官职。桓公卒,子威公代立。大约是在战国晚期,周考王封其弟为桓公,其封邑在今巩义一带,世人遂称之为东周君。

还记得在小时候,历史老师曾让我们背诵的的《朝代歌》:"夏商与西周,东周分两段,春秋与战国"。

当时认为"东周"与"西周"仅仅代表着中国历史上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。然而,长大后,在有关秦始皇或者吕不韦的影视作品中,往往会看到"东周"与"西周"的存在,他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

说起来,这也是一桩历史公案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曾记载:"考王封其弟于河南,是为桓公,以续周公之官职。桓公卒,子威公代立。"大约是在战国晚期,周考王封其弟为桓公,其封邑在今巩义一带,世人遂称之为东周君。

于是,在小小的洛阳王畿之地,就存在着两个血缘关系十分亲近的小国家——即"西周",辖地在洛阳一带;"东周",辖地在巩义一带。

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?实际上,这是中国分封制的余波。西周初期,因当时的交通及生产力发展状况十分低下,无法对其疆域内的民众进行有效统治,遂实行分封制。

其中,分封最多的是姬姓子弟,史料记载:当时分封的71个诸侯国中,大约有53个都是姬姓,以此实现对其他地区的控制,如史上著名的周公旦即是分封到鲁国。

只不过因为周武王死的早,周公需要帮助周成王治理朝政,所以只能让其子伯禽代管。而在周公的辅佐下,奠定了后来周王朝800年的江山,从此被后人称道。

不过,分封制对于诸侯的控制力较弱,尤其是在周王室东迁后,各个诸侯已经尾大不调。都知道分封制带来的隐患,为何在周王室已经异常衰弱的情况下,周考王还要实行分封制呢?

其原因大致有这么几个:其一,仿效周武王与周公旦,然其弟桓公辅佐其子,实现周王室的中兴;其二,感觉到周王室距离灭亡已经不远,不愿意无人祭祀其祖先,另外分出去一支也算是分散风险吧。

然而,后面事态的发展完全不像是周考王预料的那样,他与弟弟的两支血脉在后来频频交战,再次成为"兄弟阋墙"的典型案例。

唯一值得肯定的是,因为周考王留在洛阳这一支血脉因向西方的"强秦"挑衅而灭亡后,其子孙后代流亡到了东周君的地盘,而东周君并没有否认双方的血缘关系。直到后来秦在灭韩之后,再次出兵灭掉了巩义的东周君,周王室才最终消亡。
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39827889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当前作者热点
网友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