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| 注册

主页 > 资讯热点 > 地铁怎么掉头(地铁列车到达终点站之后到哪里去了)

地铁怎么掉头(地铁列车到达终点站之后到哪里去了)

时间:2024-01-01 12:08:03     作者:淡念双    

摘要:现代列车无论是地铁或是高铁、火车,折返大多是采用双火车头轮流牵引换向的方式,即列车本身就具有双向行驶的能力,列车到达终点站后通过更换驾驶端的方式就能完成换向行驶。

经常坐地铁的小伙伴,或多或少会冒出一个疑问,地铁列车到达终点站之后到哪去了呢?是像汽车易阳调头吗?又是如何在狭窄的地下空间快速实现的呢?

其实地铁列车和大部分火车列车并不需要调头。地铁列车到达终点站之后进行换向行驶,这个过程业内把它称作折返。今天我们来跟大家科普一下地铁列车的折返。

所谓的折返就是指列车从原来的方向换到另外一个方向。而这种折返与我们看到的汽车的180°调头是不一样的。

看到这个问题,我就想起了中学还是小学教材学的“中国铁路之父”詹天佑设计的“人字形铁路”,采用的就是双火车头完成了一次爬坡,等同于完成了一次换向折返。

京张铁路从南口北上要穿过崇山峻岭,坡度很大,按照国际的一般设计施工方法,铁路每升高1米,就要经过100米的斜坡,这样的坡道长达10多公里。

为了缩短线路、降低费用,詹天佑大胆创新,设计了“人”字形铁路线路,为了安全、平稳,北上的火车到了南口以后,就用两个火车头,一个前面拉,一个在后边推,过了青龙桥,火车向东北方向前进,
进入了“人”字形铁路线路的岔道口后,就倒过来,原先推的火车头改成拉,而原先拉的火车头又改成推,使火车向西北前进,这样一来火车上山爬坡就容易多了。

看完是不是对地铁列车的折返有了个初步的了解,现代列车无论是地铁或是高铁、火车,折返大多是采用双火车头轮流牵引换向的方式。

即列车本身就具有双向行驶的能力,列车到达终点站后通过更换驾驶端的方式就能完成换向行驶

地铁列车使用的动车组列车前后各有一个火车头,可以双向行驶,也就不存在调头的问题:

了解完简单的折返原理后,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折返的方式分类和各自的优缺点。地铁列车的折返主要分为站前折返站后折返。站前站后折返,就是根据折返过程是在站前完成还是站后完成来区分。

1.站前折返:

指列车经由站前渡线或折返道岔变更行驶方向进行折返。 折返过程在站前完成。(示意图如下)

1.1列车到达终点站站台停稳,接车司机换端驾驶:


1.2列车通过站前道岔完成折返运行至下行方向:


优点:折返时间相对较短,因为折返过程在出站后完成,无需进入折返线,列车无需再站台清客,乘客能同时上下车,可缩短列车的停站时间;
缺点:存在一定的进路交叉,对行车安全有一定威胁;由于同时上下车,客流量大时,可能会引起站台客流交叉;折返能力相对于站后折返要差一些。

2.站后折返:

站后折返线,由站后尽端折返线折返,可避免进路交叉。此外,列车还可采用经站后环线折返的方法。 折返过程在站后完成。

2.1列车到达终点站上行站台停稳:

2.2列车进入站后折返线进行折返(一般是自动折返):


2.3列车经折返线折返至下行站台,接车司机换端驾驶:


优点:无进路的交叉冲突,比站前折返更安全;折返效率较高;无乘客上下车的客流冲突;
缺点:站后折返的不足是列车折返时间相对站前折返长一些;

一般情况下,地铁列车在终点站的折返较多采用站后折返;除非是因为场地受限等原因,才会使用站前折返。

最后,我们来拓展一下,一起涨下姿势。

虽然说地铁没有掉头一说,但是有些火车机车还是有调头的时候的:一部分早期的火车机车因为不能双向行驶,才真正需要调头,这时可以通过布置灯泡线、三角线或大转盘来实现。

1.灯泡线:
又称单向循环线,用以供列车直接掉头而无需转轨甚至无需停车。灯泡线对旅客列车、货运列车(如煤车)很有用。尤其是具有单向驾驶台,灯泡线可以帮助其完成换向。

2.三角线:
三角线或三角线轨道为铁路路线的一种形式,为三条铁路轨道以三角形的形状交会,并在三个交会点设有转辙器,或因多条铁路路线先后交会,或由于列车调头等特殊目的所兴建。

三条铁轨构成三角型,经过进、退、进实现调头。


3.转盘:
即把机车行驶到转盘上,转盘旋转半周后再驶离转盘(旧金山的有轨电车在Market St.站的调头就是采用这种方式)。
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39827889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当前作者热点
网友关注